從干細胞的定義可知:干細胞的一個獨特生物學特性就是具有分化潛能,這也是其用于疾病治療和發育生物學研究的價值所在。 UCMSC在體內特定的組織微環境或體外特定的誘導培養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脂肪、骨、軟骨等組織細胞,公認的 UCMSC分化潛能鑒定標準就是誘導向脂肪、骨和軟骨細胞分化,以便鑒定 UCMSC是否具有多向分化能力。
成脂分化鑒定
1.主要試劑
(1)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A液(誘導培養基):造血干細胞存儲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A液基礎培養基175ml胎牛血清20ml、雙抗2ml、谷氨酰胺2ml、胰島素400μ、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200μ、羅格列酮200μul、地塞米松200u。
(2)臍帶間質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B液(維持培養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A液基礎培養基175ml、胎牛血清20ml、雙抗2ml、谷氨酰胺2ml、胰島素400u
(3)其他:油紅O、六孔板、PBS、中性甲醛。
2.步驟
(1)當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融合度達到80%~90%時,胰酶消化收集。
(2)將消化下來的細胞按照2×10clcm2的細胞密度接種在六孔板中,將細胞置于37℃,5%CO2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
(3)每隔3天換液,直到細胞融合度達到100%或者過融合。造血干細胞存儲建議選擇過融合狀態的細胞做成脂誘導分化鑒定。
(4)小心的將間質干細胞完全培養基吸走,向六孔板中加入事先配好的2m臍帶間質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A液。
(5)誘導3天后,吸走六孔板中的A液,加入2ml臍帶間質干細胞成脂導誘分化培養基B液。
(6)24小時后,吸走B液,換回A液進行誘導。
(7)A液和B液交替作用3~5次后(12~20天),繼續用B液維持培養4~7天直到脂滴變得足夠大、圓。B液維持培養期間,每隔3天需要換用新鮮的B液。
(8)成脂誘導分化結束后,吸走六孔板中的成脂誘導分化培養基,用PBS沖洗1-2次每孔加入2ml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30分鐘。
(9)吸走中性甲醛溶液,用PBS沖洗2次。造血干細胞存儲每孔中加入1m油紅O染料工作液染30分鐘(工作液配制方法:油紅O貯存液:蒸餾水=3:2,混勻后用中性濾紙過濾即可)。
(10)吸走油紅O染液,用PBS沖洗2~3次。
(11)將培養板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成脂染色效果,并拍照。
3.結果分析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經過成脂分化誘導后,經油紅O染色,可見明顯紅色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