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照國家 《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完成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111項,國內已批準成立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140家。
干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也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始祖細胞。而間充質干細胞屬于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是干細胞的一個重要研究分支。根據Clinical Trials的登記,目前全球間充質干細胞臨床研究數量已近1萬項。
間充質干細胞的科研優勢
一、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在適宜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具有分化為肌細胞、肝細胞、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基質細胞等多種細胞的能力。
二、具有免疫調節功能,通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細胞因子抑制T細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應 ,從而發揮免疫重建的功能。
三、具有來源方便,易于分離、培養、擴增和純化,多次傳代擴增后仍具有干細胞特性,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
四、面目模糊,表面抗原不明顯,異體移植排異較輕,配型要求不嚴格。
臨床研究涉及上百種疾病
從治療的疾病種類來看,間充質干細胞的臨床研究涉及上百種疾病。將這些疾病按照器官系統分類,可以發現神經系統、心血管和骨科疾病是三類主要的研究領域,占比都在15%以上,總和超過一半。此外,銀屑病、狼瘡性腎炎、急性心肌梗死、骨關節炎、乙型肝炎相關肝硬化失代償期和代償期、糖尿病等。是間充質干細胞重要的臨床研究方向。
臨床應用價值已初步顯現
通過分析Clinical Trials的數據可以看到,間充質干細胞主要被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已經有20余款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其中絕大多數屬于間充質干細胞,適應癥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克羅恩病、急性心肌梗死、肌萎縮、嚴重下肢缺血、阿爾茨海默氏癥等。
“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間,胎盤/臍帶等圍產組織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多被應用于新冠臨床治療試驗。” 研究報道,去年6月,一項來自土耳其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在210名危重癥新冠患者中,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成功挽救了138人的生命。
干細胞技術成功挽救138名ICU治療無效的新冠重癥患者!
此外,間充質干細胞還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存活率。2021年6月《干細胞轉化醫學》發表的一項雙盲、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接受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試驗組的存活率是對照組的2.5倍,在合并疾病的患者中,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使存活率比對照組提高了4.5倍。
最新研究:COVID-19重癥患者接受干細胞治療,存活率顯著提升!
我國臨床研究項目分析
在臨床研究方面,檢索到全球有5506項干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其中我國有482項。全球已批準上市的干細胞產品有18個,以間充質干細胞為主,國內干細胞產品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目前,按照國家 《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完成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111項,國內已批準成立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140家。涉及的干細胞種類有間充質干細胞、神經干細胞、宮血干細胞等。
其中,間充質干細胞相關項目約占所有干細胞項目的2/3,來源為自體骨髓、臍帶、胎盤、脂肪、牙髓等,其中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占所有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的45.2%。
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數量最多的3家醫院分別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5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4項)和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4項), 均以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為研究對象。
干細胞產品商業化進展情況分析
隨著干細胞基礎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展,全球范圍內已經批準了18個干細胞產品,這些產品以間充質干細胞為主,涉及的適應證包括膝關節軟骨損傷修復、心肌梗死、骨或瘢痕修復、GVHD、阿爾茨海默病等。
其中韓國和歐洲各批準了5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各批準了2個,印度批準1個,加拿大和新西蘭批準了1個,中國尚未有干細胞產品被批準上市。
干細胞新藥必須經過臨床試驗后才可審批上市,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批件意味著干細胞新藥邁出了成功上市的第一步。
截至2022年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共受理了26項干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目前尚有3項在審(含1項補充申請),有8項干細胞產品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了批準,注冊類別均為生物制品(表2)。
其中,4項選用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分別用于治療難治性aGVHD、激素耐藥的aGVHD、膝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
2項選用脂肪間充質祖細胞,均為西比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無錫賽比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用于治療膝骨關節炎;
1項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此項目為CDE批準的第1項使用進口干細胞進行的臨床試驗;
1項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用于治療糖尿病足潰瘍。
總結: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支持干細胞技術研發、臨床研究和應用的政策措施,干細胞發展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今年2022年細胞治療更是頻繁登入全國及各地兩會!成為“再生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無論是全球已上市的干細胞產品,還是在我國獲批開展新藥臨床試驗的干細胞產品,均以間充質干細胞居多,在國內尤以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為主。
目前,間充質干細胞新藥研究已成為干細胞領域的新熱潮,引領干細胞行業發展。
參考資料:李夢詩王越,徐莎,等. 干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現狀分析[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21,42(8):949-956. DOI:10.16781/j.0258-879x.2021.08.0949.
注: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都是為了訪問者更好的了解生物科技前沿技術、科學普及醫學常識、提升保健預防意識,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用于分享、交流和學習,供訪問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管理人員即時刪除;如涉及有關疾病、藥品或治療方案等專業問題,請咨詢具備專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